2009年9月,我有幸加入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现bat365在线平台)机械系材料专业。当时,学校科研条件有有限,特别是我研究的方向上,科研条件不具备,如何响应学校号召,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呢?我的做法就是积极主动联系企业,虽然有酸楚但也有很多的心得体会,也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就说说我开展社会服务的几个阶段吧!
第一阶段是“迷茫中的坚持”。那是在2009-2012年之间,我主动找企业,与其进行项目合作申报、参与技术方案解决等,但由于个人经验不足,大多时候属于企业的免费劳力,个人处于迷茫阶段,是一个愿意坚持下来的“门外汉”。其中很多令我至今刻骨铭心的记忆。
第二阶段是“跨坎开始爬坡”。2012-2015年之间,随着我接触的企业越来越多,也逐步掌握到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点所在。我参与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由免费劳动力变成了给企业开发产品的制备技术、研发新型产品,逐步取得一些实际的成果,个人到账项目经费多项,给企业提供了不少帮助,算是跨进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门槛,算是“家里人”了。
第三阶段是“巩固提高带团队”。2015年以后,随着我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有些产品能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却难以获得满意的项目经费到账。这个时候,我也逐步产生成果产业化的想法。与此同时,产品开发从企业来对接的被动接受形式,转变成我们主动出去了解市场痛点的转变。主动进行市场痛点产品的开发储备,获得一定的技术和产品开发积累。对企业的服务类型也从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转型成生产方案、生产工序及工艺方案的提供服务。
经过几年的成果转化资金的寻找,并响应国务院、省人社厅的文件号召,进行成果转化的尝试,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逐步获得一些小成果。为下一步在科研成果产业化、团队组建提供基础;也具备给学院年轻老师提供些机会和资源的阶段。
——该文是黄仲佳老师在bat365在线平台教职工大会上分享的科研工作经验。
(文字:黄仲佳;审核:郭广春)